9月21日上午,第四屆信息化創新克拉瑪依國際學術論壇主題報告在會展中心舉行。5位國內外專家圍繞云服務實踐、物聯網建設、人口健康信息化等分別做了主題演講。
云實踐助力企業
中國石油通過持續深化云計算平臺建設與應用,不斷加強信息系統應用建設,建設集中統一的數據中心和全球信息技術網絡資源,實現了數據有效聚合,為大數據分析和業務共享服務提供了有力支持,為建設 共享中國石油 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國石油集團公司信息管理部副總經理古學進說。
在題為《云實踐促進企業轉型》的報告中,古學進從技術架構、功能架構、云化策略、服務能力、標準化建設等方面出發,詳細介紹了中石油云計算平臺建設成果。
云計算平臺的建成應用,使各信息系統共享計算、等資源,在提高基礎設施資源利用效率、支持系統快速部署、促進新技術應用等方面大幅提升了信息化能力。
古學進首先以降低軟硬件采購成本為例,闡述了云實踐在促進企業發展方面所發揮的作用。云計算平臺應用后,通過提高資源利用率、應用分布式技術等,大幅降低了軟硬件采購成本。
云計算建設與應用,也極大提升了信息系統應用的廣度與深度,如人力資源管理、加油站管理、物聯網等大集中云化系統,將傳統業務管理全部搬到網上運行,實現了信息化價值倍增,推動了企業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
這從人力資源系統的升級中可見一斑。它將百萬石油員工全部納入系統管理,實現了組織機構、用工總量、薪酬總額的計劃下達、實時監控和在線審批,在統一薪酬、固化制度、促進管理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與此同時,桌面云覆蓋個人電腦、手機等固定或移動設備,全面支持公文電子流轉、報銷業務網上處理、合同簽訂全過程在線管理,以及會議研討遠程交互、在線交流,大幅降低了管理費用。
人口健康信息化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中央高度重視衛生與健康工作,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明確了優化健康服務、發展健康產業等目標,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預防為主,中西醫并重,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十二五 明確了國家醫療健康信息化頂層設計,通過 46312 工程建設,力爭打破 信息煙囪 、 信息孤島 ,形成互聯互通、信息共享。
十三五 期間,醫療健康信息化建設將邁上一個新臺階。
到2020年,我國將建設成統一權威、互聯互通的人口健康信息平臺和應用服務體系,全面普及應用居民信息健康卡,支撐建立人口全覆蓋、生命全過程、工作全天候、中西醫并重的醫療健康工作機制,促進醫療健康服務管理更加精細化、規范化,決策更加科學化、現代化,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健康需求,大力推動政府健康醫療信息系統和公眾健康醫療數據互聯融合、開放共享,促進衛生計生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培育健康產業新業態。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統計信息中心副主任、研究員胡建平在題為《健康中國建設與人口健康信息化》的報告中說,健康中國建設需要信息化提供強大支撐,需要完善人口健康信息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
在此過程中,要進一步加強調數據采集端的新技術的應用,比如智能穿戴設備、醫療大數據的基因測序等等。另外,需在框架基礎上更加強調法律法規的落實和監管體系的建設。 胡建平說。
隨后,他從加快以電子信息檔案為核心的區域健康信息平臺建設、加快以電子信息檔案為核心的醫院信息平臺建設等方面,詳細闡述了如何加速普及智慧健康醫療信息服務,為全面實現 健康中國2030 宏偉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地下空間的管理
智慧城市建設是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創新驅動發展、推進新型城鎮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
在城鎮中,工業、通訊、熱力、電力等城市地下管線作為重要基礎設施和 生命線 ,隨著城鎮的快速發展,地下管線規模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等問題日益凸顯。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院科技委常委、總工程師王連寶在題為《航天技術服務新疆 城市地下空間智慧管理解決方案》結合實際例子,列舉了 現狀不明, 家底 不清 、 規劃不統籌,建設不同步 、 安全隱患突出,安全事故頻發 等問題。
這些問題不只在國內出現。英國、德國等國從建立管理機構和協調機制、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建設、先進管理手段和管理技術應用等方面著力解決它們。
我國也在該方面加快了步伐。航天科工圍繞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資源環境、市政管理等領域,充分利用物聯網、云計算、智能分析等技術,進行智慧的感知、互聯、處理和協調,提供從規劃設計到運行維護全生命周期的一攬子智慧城市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