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有望2020年成為國家新型智慧城市標桿市 2016年09月30日09:12 來源:中國安防展覽網|
《深圳市信息化發展“十三五”規劃》(下稱《規劃》)昨日通過新一期政府公報發布。按照規劃,到2020年,我市要建成國際一流的信息基礎設施,建成全程全時的公共服務信息化體系,建立現代化的社會治理支撐體系,信息經濟創新活躍,建成國家新型標桿市。
深圳有望2020年成為國家新型智慧城市標桿市
《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我市信息化發展以基礎設施、民生服務、社會治理、引領經濟轉型升級以及等領域為重點,全面深化“互聯網+”和應用。
信息化提速,民生服務更加便捷
住房、教育、醫療,是民生的重點。《規劃》提出,在民生服務方面,重點建設智慧醫療衛生體系、保障房聯合應用平臺、智慧教育平臺和醫保健身消費服務平臺。
在日益高漲的房價面前,保障房是緩解住房壓力的重要措施。“十三五”期間,我市要建設跨市、區、街道等多級部門的住房保障聯合應用平臺。建設統一房源基礎庫,實現住房保障統一輪候申請、認購、認租、人才住房補貼申請等相關業務的全流程網上辦理和跨部門信息校驗。同時,也要建立公共租賃住房同城異地置換平臺,加強房屋出租后續管理。
“十三五”期間,我市還將建設醫保健身消費服務平臺,實現利用醫保個人賬戶余額健身消費,創新“互聯網+醫保+全民健身”消費方式。
實施互聯網+戰略,促進信息經濟創新發展
“十二五”期間,深圳的產業轉型升級發展迅速,然而,互聯網與制造業等行業融合創新不足,發展潛能還沒有充分釋放。對此,“十三五”期間,信息化發展的重點之一,就是互聯網+戰略,推動深圳產業化升級,打造信息經濟核心產業。
制造業和高端服務業是深圳的重點產業。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我市要推進“互聯網+制造業”和“互聯網+服務業”重點工程。
“互聯網制造業”方面,除了在生產裝備、過程和工藝實現智能化外,在機器人、汽車、能源、電子、、家居服裝、食品等制造領域,重點扶持10—15家有基礎有實力的大發展分布式制造/云制造,打造2—3個產值超百億的智能制造產業群。
應用大數據,提升政府治理決策能力
大數據在政府治理和管理方面,一直發揮重要作用。《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要建設基于大數據的智慧決策系統、全市統一的政府數據開放平臺和公共信用信息平臺。
政府數據公開,社會可有效創新利用。《規劃》提出,要加快制訂政府公共數據開放規范,形成政府公共數據對外服務統一門戶,優先開放地理信息、市場監管、出行服務等重點領域的政府數據。
責任編輯:黎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