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設備是如今市場上推出的幾乎每個光源或燈具的組成部分。電源管理、開關和調光控制、混色、系統監控以及用戶界面中都使用電子電路。電子鎮流器中也使用數字和模擬集成電路,這些鎮流器用于高強度放電燈、節能燈、LED照明、白熾燈調光器和控制設備。
為了巧妙地使用燈內電子產品,使其能夠執行除簡單開關切換之外的其它任務,需要用一個接口在各設備(如燈具和傳感器)之間進行通信,并配置一個控制器。當前正提倡使用不需專用布線的新接口,因此價格更低,更易于安裝。但是目前它們做好實施準備了嗎?
為什么傳統照明接口已過時?
照明燈具調光控制實施中最容易的一種方式是采用傳統的0V至10V協議。這項簡單技術易于實施,但有其缺點。
首先,必須分別控制每個光源。在包含許多燈泡的系統中,這需要使用大量線纜。
其次,該協議只支持單向通信,且只支持調光-系統不能獲得燈泡相關信息。為解決這些不足,開發出了照明用數字網絡技術:首先是DMX512A-RDM,其使用菊花鏈在一根總線上連接多達512個設備,且為雙向通信。同樣,數字式可尋址照明接口(DALI)支持最多64個設備組成的網絡,每個設備都有個別地址和組地址。廣播信息能控制場景或光源組。
DALI提供的數據速率為1200baud,而DMX512A提供的為250kbaud。然而DALI適用于建筑物(需要光源數字管理)中使用的照明系統,如現代化的辦公樓和酒店,或需要監控功能的地方。DMX512A是專業照明環境的理想選擇。
但是DALI和DMX512A網絡都仍然需要將它們自己的布線基礎設施與電源隔開。這使照明設施成本顯著增加。在已經布有電力線(電力線靠近照明設備布線)的現有結構上增加控制布線可能并不可行。
這樣就出現了推出不需任何其它布線的照明控制協議的熱切期待。
如何消除獨立控制布線?
傳統照明配線接口技術成熟,是針對其預期應用的久經考驗的解決方案:調光、舞臺照明以及大型建筑中的照明管理。
但是它們的局限性使它們在有些環境中并不適用:
1.如前文中提及的已經有電線但沒有控制布線的地方。
2.要求只通過一個控制點操作大量燈的地方。
3.需要以高數據速率進行雙向通信的地方,例如從溫度傳感器或光線傳感器發送數據。
4.需要混色的地方
當前看似可獲得商業支持的兩項技術可能會提供答案:無線通信,采用無許可證的ISM頻率波段;電線通信,在現有主電源布線上實施。
但是照明業界真準備采用該技術了嗎?無線照明網絡的特定操作要求如何?
無線照明控制
其必須:
1.支持長距離范圍內的許多節點
2.運行功率低,包括備用模式時的功率。使用的無線開關或傳感器未與主電源連接的系統尤其如此。
3.啟動時快速連接設備
4.照明設備總成本基本不增加
兩種最有名的無線協議(Bluetooth和WiFi)都不符合這些要求。它們提供的節點范圍及數量有限,并且電流消耗過多。啟動時需花很長時間連接設備。
幸運的是,有多種可供選擇的其他RF(射頻)協議(ZigBee等),每個都有自己的長處和不足。照明控制設備制造商肯定將能夠找到符合上述要求,并且將在預期應用條件下運行的一種協議。
基本上共有兩類應用,每類都需要不同的工作條件:室外照明和室內照明。對于像路燈之類的室外應用,該協議必須在節點之間提供很長的距離,同時支持細長網絡。
室內應用中,節點彼此距離很近,它們之間的工作范圍不重要。但是無線電協議應能夠形成一種樹狀或網狀拓撲。從而允許對網絡的整個范圍進行擴充,而各個節點都有效地發揮中繼器的作用。
網狀拓撲更復雜,它為信號提供多條通道,并與網狀協議中經常出現的自修復功能協同工作,因而即使有些網點出現故障也能使網絡保持運行狀態。而網狀網絡管理相對復雜些,因而消耗的處理器資源更多;因此發現更簡單的樹狀拓撲通常更適合于照明控制網絡。
節點之間的范圍主要取決于發送功率、接收靈敏度、頻率和傳遞條件。所有其它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頻率較低(《1GHz)的系統的范圍更大,穿透磚石和其他障礙的能力更強,但會消耗更多的電力。2.4GHz系統提供的優點相反:尺寸更小、功耗更低、數據速率更高并且網絡管理速度更快。
共享電源布線
實施復雜照明控制網絡(無專用控制網絡布線)的另一種方法是采用電力線通信(PLC),其可托管在電源布線上。公用事業公司已經開創了PLC的使用,它提供一種在電網上訪問電表和其它器具的方法。但是PLC也可用于在建筑內提供低數據速率通信,由此控制主電源上連接的燈具。
該技術的范圍取決于所用調制方案、線路阻抗和噪聲,但是極有可能當節點之間距離太大、或者條件對于無線信號而言過于惡劣時才值得對PLC進行評估(例如有金屬墻的建筑)。
照明業界采用PLC的最大障礙是沒有普遍接受的、用于照明控制或家庭自動化的PLC規格。最流行的標準是KNX,它能將電力線以及其它介質用于家庭和建筑自動化功能;但局限于1.2kbits/s以下的數據速率。
或者,照明控制設備制造商可采用由PLC調制解調器和芯片系統(SoC)制造商開發的技術。例如,Yitran公司的IT700調制解調器采用高級DCSK調制,可提供速度高達7.5kbits/s的穩定通信,另還為命令和控制應用采用其Y-Net協議堆棧。
Microchip基于其dsPIC33F系列微控制器推出一種PLC軟調制解調器參考設計,可提供高達7.2kbits/s的數據速率。CypressSemiconductor也推出一系列PLC設備,它們都將Cypress的電力線網絡協議堆棧集成在作為PHY的同一設備上。
結論
由于為了支持DALI及其它已確立的照明控制標準而安裝并行布線基礎設施需要很高成本,因此目前不需任何附加布線的備選方案進入主流市場的時機已經來臨。
對于創新型照明設備制造商而言,PLC仍然正處于開發階段時,是一次占據市場份額的機遇。相反,RF技術已經在建筑自動化領域內廣泛應用,其提供的數據速率和網絡特點明顯足以滿足照明控制應用的要求。
照明規格制定機構寄望于實施更多控制應用,以改進用戶體驗并降低能量消耗,這使制造商也從中受益,制造商們能讓終端用戶相信RF鏈接在完全安裝時將會非常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