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齡化已經是社會不可忽視的嚴峻難題,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國內超過90%老人更愿意在家里養老,而卻只有不夠10%的老人家庭條件能滿足需求,智慧養老領域也因此成為了各企業的關注點、發展點。
視得安自1993年誕生至今,引領中國樓宇對講市場20年,受到客戶廣泛的認可,并獲得由政府頒發的“中國名牌”榮譽稱號。2006年加入羅格朗集團后將共同開發的D2009系統全面注入視得安品牌,開辟全網線到戶系統先河。在2016年北京安博會舉辦之際,千家智客榮幸邀請到視得安羅格朗對講總經理楊春平先生和大家分享羅格朗在智慧養老、視頻對講領域運營經驗以及對智能家居、智能安防行業未來發展趨勢的探討。
羅格朗集團在北京安博會參展現場
數據應用是智能企業未來發展重點
楊總向千家智客表示,通過這次安博會,他發覺整個智能行業涉及的技術和領域太廣,目前起碼在視頻對講方面最弱的一項就是“智能化”,就是說在數據的應用和處理。一些企業吸引觀眾的原因并不是因為展示的產品硬件有多好,而是主要在“算”體驗感有多好,給觀眾多么“智能”這方面的感受。未來視得安羅格朗也應該會往這方面發展。
因為在養老方面硬件的門檻不高,很容易被模仿,而在智能軟件方面就很難模仿,企業需要長期的積累。他認為,最大的體會就是“智能化”讓整個行業的邊界都模糊掉了。有智能化方面積累的企業,隨時都可以跨入其他行業,如果加上人工智能,可能連行業邊界都沒了。表示羅格朗未來也會更多招入會做“軟件”的人,不是指只會寫代碼的,而是具有真正懂數據“算法”、了解現有的成熟解決方案,融合智能行業基礎趨勢的人才。
智慧社區一體式解決方案
智慧養老困局:性價比+商業模式
面對智慧養老這個領域雖然未來需求市場很大,但目前還是處于觀望的尷尬狀態,楊總表示羅格朗集團在養老領域布局是行業內比較早實現布局的,通過將歐洲的兩家在養老方案和有強大客戶群的企業并購的方式,把結合的產品和方案在國內推廣。
但他也表示目前也遇到了一些挑戰,例如出現了國內用戶不愿意接受國外的高價智能產品,因為國內的用戶對價格非常敏感,而且國內的使用習慣以及養老機構的商業模式和國外也不一樣,導致國外企業的產品和方式并不適應國內市場需求,所以需要比較大的調整改造,這過程也需要持續一段時間。對于視得安來說,怎么把養老領域的軟硬件結合使之更適應本地化需求,例如性價比提升,還有國內使用習慣,盈利模式方面的結合,都是具有很大的挑戰性的業務。
舉例說如果用戶的需求很多,但只能提供一部分功能,那也不能算是性價比高,老年人不像年輕人經常更換手機,更多是好幾年都不換,在產品的硬件質量方面也需要考慮更多。楊總表示,其實最需要智能化的就是養老行業,要考慮出具有“全生命周期”的性價比,也即是在未來開發的產品,包括云端、對接其他服務商、兒女遠距離看管,都是要注重加強用戶體驗方面,賣養老產品,并不是一次性售賣之后就沒了,后續的用戶價值更值得企業投入。羅格朗集團特別講究履行CSR社會責任感,一直注重給用戶創新提供可持續發展的服務體驗。
羅格朗智慧養老方案體驗區
在展會現場,羅格朗展出了“居家養老解決方案:新建適老社區、“居家養老解決方案—已建成熟社區”、“機構養老解決方案”等幾種解決方案,智慧養老解決方案以數字對講系統為基礎,融合羅格朗旗下的智能家居系統、樓宇對講改造方案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全方位滿足用戶的日常生活需求。也將為老年人提供更高質量更長久的居家生活體驗。
根據羅格朗多年在智慧社區和養老領域經驗來看,適合中國國情的養老解決方案,其中一個有效的措施就是新建適老社區。通過大數據平臺運用,新型適老社區將為中國老年人提供安全、方便、有親情、有尊嚴、可負擔的智能養老平臺。
羅格朗“已建成熟養老社區方案”
智慧方案數據必須符合國家資質標準
楊總透露,在這幾年視得安都在進行一些養老院的大型項目,養老院作為運營商的一種運營模式,客戶需要增加服務價值。也有在對養老地產運作模式進行摸索,因為歐洲的模式和國內的不一樣。不過有一點可以確認的是,羅格朗集團將一直加大養老方面的技術研發與方案投放力度,才能在未來的智能市場走的更遠。
羅格朗智慧養老也采用和其他企業合作的模式,羅格朗提供穩定的產品與技術支持,合作企業提供養老服務。楊總強調,羅格朗推出的養老平臺,在對接其他服務商的時候,所產生的數據計算,都會符合國家規定來運作,而其他合作的企業未必具有這樣的數據計算資質,現在的國家監管還不到位,羅格朗集團在數據方面不能馬虎,也對整個養老行業的推動至關重要。
隨著越來越多智能產品安全性問題漏洞發生,用戶也熱切關注智能系統的隱私安全問題,楊總認為,目前整個社會對老人的隱私安全問題其實并不注重,但其實很多老人都想活得有尊嚴,有地位,所以也代表著這個將成為養老市場的剛需點,羅格朗也一直在通過確保數據安全來實現解決問題。相信隨著社會和法規的發展進步,隱私安全問題會逐漸被重視起來。
羅格朗新建智慧養老社區解決方案
智能家居標準協議格局初步形成
對于目前物聯網、智能家居領域的不溫不火,楊總認為,智能家居從進入家庭有兩個階段入口:一個是新建的房子,二是發燒友用戶。第一個階段,實際上是to B市場;第二個階段,是to C市場。那么問題就來了,toB的客戶需要一些能把系統做起來,更綜合更全面的企業,而toC方面,發燒友一般只能把需要的智能單品連接起來,沒法享受全面的智能家居體驗。
無論是toB、toC的商業模式,基礎還是在于行業標準。但是,楊總認為,智能家居行業標準,再過幾年也無法建立起來。除非是行業一開始,就由一家企業獨大,建立起話語權和協議標準,但是如果一家企業獨大,對于未來智能家居發展,就不是一件好事。
他表示,智能家居目前有兩大困局,一是價格太高,二是沒有達到用戶的實際痛點。智能家居不可能是一個單品插座,一個空調都要分開用幾個APP去控制,未來的智能家居趨勢必然是往整體的系統發展,提供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目前KNX協議已經逐漸落實應用于智能家居系統,Zigbee協議也越來越多企業加入,羅格朗也有專門的智能解決方案。
他認為,像蘋果、華為、海爾、谷歌、微軟等企業都在推出自己的連接協議,加上KNX、Zigbee、藍牙等標準都在演變階段,未來的標準協議基本格局已經初步形成,一家協議獨大的局面發生的可能性很小。
羅格朗樓宇對講系列
房地產調控推進智能化行業循環生態
作為與房地產行業有著密切相關聯系的對講企業,羅格朗面對整體房地產調控下沉大環境,卻沒有對市場失去信心,楊總表示,整個房地產市場呈供求曲線,供求方其實都沒變,但曲線變了,需求方減少了,那提供方的競爭壓力就變大了,需要提高產品價值。
但是在已有的技術和產品都沒法有所提升突破的情況下,有些企業就容易踩底線,走漏洞。例如在視頻對講里占高成本的開關電源部分,因為電源與其他電器的高頻干擾是一種概率性的狀況,有企業就想節省這部分成本,但是從長久來說這是存在著安全隱患,會干擾其他電器的正常運作。
他還表示,房地產行業未來可能出現兩極分化現象,一種是企業的產品相對便宜,但偷工減料;另外一種是企業服務全面,聚焦技術升級,從長遠來看,后者這些技術升級的企業,更有前景,雖然看似利潤空間小,其實是一種正常健康的智能行業生態發展現象,而政府法制在行業調節中起到的監管作用尤為重要。
結語:
有人曾經說過,最好的企業戰略不是跟著風走,而是制造風,推著風走下去。當前智能化行業變化十分快速,稍有不慎,就容易變為落后者。視得安羅格朗一直堅持從大視野,大環境出發,為用戶提供可持續發展服務,不忘初心,雖然可能會遇到彎路曲折,但難免不會走到行業更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