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停車難已成為我國城市化進程中的顯性“病灶”。停車找不到車位、等待交費時間長,這些均是行業普遍痛點。根據機構數據顯示,保守估計我國停車位缺口超過5000萬個,并且停車位缺口正持續擴大。
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立體停車場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分析報告》預計,今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將超過2600萬輛,新增汽車保有量在2000萬輛左右,到2017年,汽車保有量將突破2億輛。而我國停車位缺口保守估計超過5000萬個。從5000萬個以上的停泊缺口和每年數千億元的停車費來看,智慧停車領域將成為產業投資新風口。
在這一新風口上,近期智慧停車行業融資消息也是接連不斷。繼國內智慧停車創始企業ETCP宣布完成B輪15.5億元巨額融資和被傳即將到來的B+輪融資之后,11月2日,另一家停車企業“停簡單”也被曝出獲得復星集團領投、紅星美凱龍、中民投等機構跟投的B輪融資。
據了解,“停簡單”平臺于2015年5月份上線,目前已經與全國數千家停車場合作。據不完全統計,停簡單線上線下平臺日處理停車業務峰值已經超100萬筆,累計為750萬輛車輛提供超億次計費和支付服務。
縱觀整個行業,智慧停車經歷了從誕生到如今遍布各大城市且備受各界追捧。而在近兩年內,行業內的每一次重大融資都推進整個行業向前邁進一大步。如今這場突如其來的融資風暴,瞬間讓行業內呈現出一幅“群雄并起”的大場面,智慧停車行業也得以擺脫寒冬,迅速升溫。
對于新一輪融資熱潮,業內專家表示,在經歷了資本寒冬后,智慧停車再次受到資本青睞意味著社會各界對該行業發展的認可,由此,智慧停車勢必迎來新一輪井噴式發展。而作為獨占性和稀缺性兼具的智慧停車行業,資本的支撐在其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在一家獨大的發展趨勢下,企業若是不能獲得10億以上的融資額,則很難在行業內占據一席之地。
面對“停車資源”和“平臺功能”的兩大考驗,智慧停車的未來格局也將逐步變革。目前,行業內的創始企業掌握著眾多的停車資源、廣闊的運營平臺、眾多商業產品和B輪融資,其他企業顯然不在同一量級,若想要與之抗衡,實現群雄并起,僅僅憑借這次融資風暴恐怕難以如愿。
當談及行業未來的發展,上述專家認為,在智慧停車行業里,停車場覆蓋數量、資本支撐、產品及技術、盈利模式等均代表著智慧停車企業的市場排位,停車場的資源獨占性決定了該行業的整體特性。雖然短期內憑借戰略差異可能會呈現像如今這樣群雄并立的局面,但最終行業必將會走入一家獨大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