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fast可使銅纜接入實現Gbit傳輸速度

  G.fast技術簡介

  隨著光纖接入的日漸普及,用戶寬帶接入速率已高達數十兆,個別地區已經開通了百兆業務,千兆入戶也成為海外部分運營商的賣點。伴隨著寬帶大提速,FTTH網絡的覆蓋率也有了大幅的增長。但是,接入網應用環境面臨各種復雜的現實狀況,FTTH的部署遇到很多現實問題。例如:

  – 對于非新建區域,光纖的穿孔入戶和戶內布線難以實施;

  – 由于戶內光纖的成端、安裝需要專業技能,因此必須派專業人員上門;

  – 光纜較電纜脆弱,機械強度低,特別是戶內光纖成為故障的高發區;

  – 目前技術末段光纖故障點定位困難,修復技術要求較高,為后期維護帶來困難。

  而G.fast的出現為這難題提供了方便的解決方案。通過充分挖掘現有銅纜的帶寬潛力,G.fast為用戶門前最后一段距離提供百兆甚至上千兆的接入能力。

  這種將光纖和光網絡終端(ONU)部署到用戶家附近,最后的幾十米距離采用銅纜接入的部署場景稱為FTTDp,其中Dp的含義是分配點,是過去傳統銅纜網絡配線段和引入線的交接點,也是網絡中最后一個、離用戶最近的一個交接點。

  由于G.fast技術所需傳輸的距離較短,因此可以利用銅纜中更高的頻段進行傳輸。目前確定采用在第一階段使用2.2MHz-106MHz的頻段,雙向目標速率可達到500Mbit/s;第二階段擴展到使用2.2MHz-212MHz的頻段,雙向目標速率為1Gbit/s。

  除了可以提供極高的速率,G.fast為助力FTTH的部署考慮了多種方便使用和維護的特性,例如:

  – 靈活的上下行速率比:與ADSL/VDSL等技術不同,G.fast采用TDD作為上下行雙工方式。在應用上,通過動態調整上下行時隙的分配,可以靈活的配置上下行帶寬的比例。在實現上,TDD方式可以有效的克服二四線變換引入的近端串音,提高信噪比。

  – 客戶自安裝:G.fast收發器中設計了如快速速率自適應、重傳等機制,對線路和噪聲的適應性較強,有利于克服由于戶內布線的不確定性帶來的傳輸穩定性問題。不需要專業人員對線路進行調試,使用戶可以容易的自行安裝。

  – 綠色節能:G.fast提供根據不同的工作狀態、流量情況等提供多種節能的機制,可以在線路處于非激活或待機狀態進入最小功耗模式,在工作狀態可以調整多個功耗等級。

  – Dp點設備容易部署:通常G.fast的分配點設備服務1到10戶最終用戶,覆蓋一個小的范圍。Dp點設備支持反向供電能力,易于安裝和維護,運營商施工人員可以一次安裝調試完畢。

  G.fast部署場景和Vectoring技術應用

  根據應用場景的不同,在FTTDp+G.fast的網絡架構主要有以下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位于Dp點的光網絡終端設備是每個用戶獨享的,光網絡終端位于用戶門口或路邊抱桿等位置,通過G.fast技術銅纜入戶。在這種場景下,ONU采用SFU的架構。

  第二種是光網絡終端設備是多用戶共享的,光網絡終端可以安放在樓道或地下室等位置,采用G.fast技術通過多對數銅纜服務多個用戶。在這種場景下,ONU采用MDU的架構。該方式對于歐亞等人口密集區域具有一定經濟優勢。

  在第二種部署場景下,由于多個用戶的信號共存在一條多對數銅纜中,用戶信號之間的遠端串擾是影響G.fast系統傳輸性能的重要因素。銅纜中遠端串擾強度是隨信號頻率升高而升高的,G.fast使用了高達106MHz的信號頻譜,比VDSL2所最高使用的30MHz高得多。因此,在多線對環境下,解決G.fast系統受串音影響的性能損失比VDSL系統更為重要。

  目前,在銅纜中不同線對間采用矢量化技術(Vectoring)可以有效的降低遠端串擾對DSL系統的性能影響。矢量化技術通過在收發器的發送端對發送信號進行預編碼,使其到達接收端后抵消串音信號帶來的信噪比損失,因此傳輸速率可以獲得有效的提升。

  下圖展示了阿朗實驗室對G.fast引入Vectoring技術后的性能對比測試的結果。

  上圖中,藍色柱狀表示使用G.fast技術的單線路在不同長度和類型下的傳輸速率,在這種情況下不存在串擾。紅色柱狀表示當加入第二根線路后,原線路的傳輸速率是如何下降的。綠色柱狀表示當使用矢量化后,線路的傳輸速率如何獲得提升。從圖中可以看出,加入第二跟線路后,線路傳輸速率下降超過50%,而使用Vecoring技術后,線路速率恢復到接近原有無串擾下的速率水平。

  G.fast標準的出臺消除了銅線的帶寬瓶頸,為實現千兆速率掃清了技術障礙,優化產品成本使其滿足商用要求是今后努力的方向。在“光進銅退”的大趨勢下,部分運營商主張全網光纖化,但面對接入網復雜的實際情況,這種一刀切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作為G.fast標準主要貢獻者之一的阿爾卡特朗訊認為:將光纖拉到距離用戶的最經濟點,由既有銅線完成最后一段的接入,采取光銅組合的FTTx是當前最高效節約的部署方式。

  G.fast的發展進程

  G.fast仍然是一個在快速發展中的技術,ITU-T SG15在2013年對G.fast收發器的技術規范達成了一致,并在2014年12月的SG15全會上獲得批準。預計標準獲批之后,G.fast技術將在2015年進行現網實驗。

  同時,新的更高速的銅線傳輸技術仍在不斷突破極限。貝爾實驗室全新原型機(稱為XG-FAST)在30米線路范圍內,通過兩對銅線實現創紀錄的10G速率。同時,實驗室通過該原型機,模擬真實FTTdp(光纖到分配箱)部署場景,在70米范圍內通過一對銅線實現2Gbps單向速率或1Gbps對稱速率。由此可見銅線技術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可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滿足用戶不斷提升的帶寬需求。

  隨著寬帶接入速率的不斷提升,G.fast作為解決FTTH部署難點,補充覆蓋FTTH難以到達的位置的高速接入技術,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作者簡介:

  程 強: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通信標準研究所高級工程師,ITU-T SG15中國專家組成員;長期從事寬帶接入網絡和寬帶IP技術的研究,DSL、PON方面多項寬帶接入技術行業標準主要起草人,發表科技論文10余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网| 亚洲综合视频在线| 色综合无码AV网站|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久久|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一本`| 综合五月激情二区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激情|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无线码| 伊人激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久久1区2区3区 | 香蕉久久综合精品首页|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日韩无码系列综合区| 国产精品天天影视久久综合网 | 精品亚洲综合在线第一区| 色偷偷91久久综合噜噜噜| 久久综合五月婷婷|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 色欲香天天综合网站|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精品一区|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国产人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图片|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色影视 | 色爱区综合激情五月综合色 |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综合| 亚洲综合视频在线| 亚洲丁香色婷婷综合欲色啪| 伊人婷婷综合缴情亚洲五月| 丁香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欧美激情综合亚洲一二区| 久久五月天综合网|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奇米综合四色77777久久|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不卡蜜|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 丁香五月综合缴情综合|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