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國生產的綜合布線系統的產品較多,其產品的設計、制造、安裝和維護中所遵循的基本標準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美國標準ANSI/EIA/TIA-568B:2001《商務建筑電信布線標準》,另一種是國際標準化組織/國際電工委員會標準ISO/IEC11801:2002《信息技術–用戶房屋綜合布線》。但這兩種標準有極為明顯的差別。例如,從綜合布線系統的組成來看,美國標準把綜合布線系統劃分為建筑群子系統、干線(垂直)子系統、配線(水平)子系統、設備間子系統、管理子系統和工作區子系統6個獨立的子系統。國際標準則將其劃分為建筑群主干布線子系統、建筑物主干布線子系統和水平布線子系統3部分,并規定工作區布線為非永久性部分,工程設計和施工也不涉足為用戶使用時臨時連接的這部分。
當綜合布線系統剛剛被引入我國時采用的是美國標準,但經實踐證明這個標準規定的內容與我國國情和習慣做法并不一致,在具體工作時感到不便。這主要是設備間子系統和管理子系統與干線子系統和配線子系統分離另立,造成系統性不夠明確,界限劃分不清,子系統過多,出現支離破碎的情況。這與我國過去通常將通信線路和接續設備組成整體的系統概念不一致,在工程設計、施工安裝和維護管理工作中都極不方便。因此,我國原郵電部于1997年9月發布通信行業標準–《大樓通信綜合布線系統》(YD/T926.1-3),該標準非等效采用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標準的ISO/IEC11801:1995《信息技術–用戶房屋綜合布線》,同時參考了美國ANSI/EIA/TIA568A:1995《商務建筑電信布線標準》,并根據我國具體情況予以吸收和完善,它的組成和子系統劃分與國際標準是完全一致的。隨后隨著ISO的新標準的出臺,也相應采用新的ISO/IEC11801:2002。因此,我國通信行業標準既密切結合我國國情,也符合國際標準,它是綜合布線系統工程中必須執行的權威性法規。
目前在我國通常采用的國際和國內綜合布線設計標準主要有以下幾種。
EIA/TIA-568B:《商業建筑電信布線標準》。
ISO/IEC11801:《信息技術-用戶房屋綜合布線》。
EIA/TIA-569:電信通道和空間的商業大樓標準(CSAT530)。
EIA/TIA-570:住宅和N型商業電信布線標準(CSAT525)。
EIA/TIA-606:商業大樓電信基礎設施的管理標準(CSAT528)。
EIA/TIA-607:商業大樓接地/連接要求(CSAT527)。
ANSI/IEEE802.5-1989:令牌環網訪問方法和物理層規范。
GB/T50311-2000:《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T50312-2000:《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規范》。
CECS72:97:《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及驗收規范》。
YD/T926.1-2001:大樓通信綜合布線系統第1部分-總規范。
YD/T926.2-2001:大樓通信綜合布線系統第2部分-綜合布線用電纜、光纜技術要求。
YD/T926.3-2001:大樓通信綜合布線系統第3部分-綜合布線用連接硬件技術要求。
YD/T1013-1999:綜合布線系統電氣特性通用測試方法。
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設計施工圖集及預算定額(修訂)。
CECS119:2000:城市住宅建筑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責任編輯:尕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