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魚眼攝像機?簡單的說,魚眼攝像機即是搭配了魚眼鏡頭的攝像機。魚眼鏡頭是一種超廣角的特殊鏡頭,其構造仿照魚類眼睛成像,是可以獨立實現大范圍無死角監控的攝像機。
我們知道魚類眼睛與人眼構造類似,但是其水晶體為圓球形,人眼為扁圓形,魚類雖然只能看到較近處的物體,但是卻擁有了更廣闊的視角,其視角甚至可達180 ;基于仿生學原理制作的魚眼攝像機通過吸頂安裝,可視范圍可進一步達到360 ,真正做到全方位、無死角監控。
魚眼攝像機的技術難題
魚眼攝像機雖然繼承了其仿生學對象-魚眼的可視范圍大的優點,但你可曾想過,魚眼看世界的真實感覺是哪般?
言歸正傳,魚眼攝像機開發的仿生學技術難題就在于:
光學畸變嚴重:魚眼攝像機具備超廣角,可憑借少量的設備實現大范圍場景全面監控。但相對的,過大的視角帶來更加嚴重的光學畸變(畫面甚至已呈圓形),圖像失真較嚴重;需要設備對原始圖像做矯正后,其效果才會被用戶接受。
細節表現不足:大場景監控及較小的焦距及景深,導致魚眼攝像機對遠處場景看的不是很清楚。為此需要工程師們采用高分辨率傳感器,保證目標物體有更多的像素來表現;同時盡可能的提升魚眼鏡頭的性能,提供比傳統攝像機更佳的景深范圍,以提升較遠處物體清晰度。
魚眼攝像機的核心技術
近幾年,隨著畸變矯正技術趨于成熟和e-PTZ技術的運用,魚眼攝像機對細節的呈現開始符合人們的預期,畫面實用性提升,又逐漸進入大眾的視野。
1)畸變矯正
所謂畸變矯正,是通過算法把圓形畫面周邊失真的圖像盡量恢復到正常顯示效果,此時畫面覆蓋范圍有一定損失,但圖像會更貼近人們的觀看習慣。
而魚眼攝像機在吸頂或者壁裝時,關注的監控范圍不同,矯正算法也不同,下圖分別為吸頂魚眼矯正效果和壁裝魚眼矯正效果。
吸頂魚眼攝像機矯正前后對比
壁掛魚眼攝像機實際效果圖
2)e-PTZ
e-PTZ,即虛擬云臺技術。魚眼攝像機結合e-PTZ,是為了方便人們對一些細節進行查看,滿足對圖像的轉動、放大的需求。但不同于真實的云臺控制,魚眼在放大或移動監控視野內的圖像區域時,完全基于軟件算法控制,并沒有機械部件參與,所以不會產生任何噪音,不易被監控對象察覺。此外,該技術能確保同時有多個PTZ窗口可以被預覽。
產品發展現狀與使用技巧
目前,安防魚眼攝像機供應商正在努力提高魚眼的分辨率。分辨率高的魚眼攝像機能用更多的像素點去展現相同的場景,自然就能有效提高畫面中的細節呈現,配合e-PTZ功能越發能提高畫面的實用性。目前市面上的魚眼攝像機分辨率主要集中在300萬到500萬之間,隨著4K技術開始火熱,超高清魚眼攝像機的出現也是必然。
在實際安防工程應用中,人們利用魚眼攝像機配合球機,實現 魚球 聯動,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如前文所述,魚眼攝像機雖然監控范圍很大,但細節呈現不足;統安防球機正好相反,通過光學變倍和云臺轉動,可以非常清晰地呈現細節,但在關注細節的同時不能兼顧全局。將這兩者結合,可以達到1 1>2的效果。通過魚眼攝像機監控全局,一旦發現感興趣目標時聯動球機對目標進行放大查看細節,形成優勢互補,更好的為弱電智能化安防工程服務。
魚眼攝像機未來的發展方向
在以上這些核心技術的基礎上,是否還能做到更進一步?全景監控的未來發展方向會是哪里?
其實這個命題完全可以擴大到整個行業,在很大程度上,攝像機的產品發展方向是和視頻監控行業的發展方向完全匹配的。現在的視頻監控業務已經不局限于傳統的安防監控,我們進入了更多的細分行業,做管理可視化 停車場管理、人員管控 相對應地,在攝像機上也會集成更多的 業務 車牌/車位識別判斷、人數統計/人臉抓拍/密度分析
那么,結合魚眼的常見應用場景我們是否可以做更多的 業務 ?現在比較常見的一種應用是魚眼熱力圖,這也是魚眼應用較多的商場、超市場景中的需求推動的。通過熱力圖可以直觀地看到各個區域的人流量情況,非常便于統計哪個區域的商品比較熱銷,這為商品的銷售策略調整、貨架擺放調整等等提供了很好的參考。相信這一類與具體業務應用相結合的技術會是魚眼攝像機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