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博弈個人隱私 個人信息安全誰來捍衛?

大數據博弈個人隱私 個人信息安全誰來捍衛? 2016年09月30日09:14 來源:中國智能制造網|

   今年網絡安全宣傳周于9月19日至25日在武漢舉行。據了解,本次網絡安全宣傳周是首次在全國范圍內統一舉辦。對于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在網絡空間的利益、保障國家網絡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最近兩年,在互聯網科技和應用助推下,分享經濟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最熱門的商業和經濟發展模式,為人類科技、產業、生活乃至思維等諸多方面帶來全新變革和希望。而大數據和分享經濟的“雙刃劍”效應也給個人帶來挑戰和隱患。

 大數據博弈個人?

 32歲的劉峰剛搬進新房不到一周,向他詢問是否對外租售的中介電話絡繹不絕。他納悶,自己從沒去中介登記過新房信息,他們怎會知道房子詳細信息?他回想,自己只在裝修時去附近建材城時留過地址信息,因此懷疑信息是被建材城一些店鋪泄露。

 在事業單位做項目主管的閆芳業余熱衷網絡購物,懷孕半年多的她最近在網上瀏覽嬰兒用品。現在只要她一點開網頁,相關嬰兒用品會自動呈現。她發現無論在天貓還是京東購物,只要看過的商品和足跡都會被自動記錄。下次上網時,點開任何頁面都會主動推送近期瀏覽過的同類商品。

 進入大數據和分享經濟時代,個人信息數據的市場價值正在被前所未有的重視和發掘。易觀智庫發布《中國大數據市場年度綜合報告2016》顯示,2015年我國大數據市場規模達105.5億元,同比增長39.4%。預計未來3至4年,市場規模增長率將保持在30%以上。

 從經濟體量看,有數據顯示,2015年美國分享經濟市場規模約5000億美元,占美國GDP約3%。同年中國分享經濟市場規模約1.956萬億元,占GDP2.8%。預計未來五年,分享經濟年均增速40%左右,到2020年市場規模占GDP比重將達10%以上。

 與大數據和分享經濟發展帶來綜合經濟社會效益伴隨的是,私人信息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泄露和濫用。網絡和電信幾乎充斥著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帶來的經濟和社會損失不容忽視。

 2014年12月25日,中國鐵路客戶服務中心12306網站注冊的大量個人信息泄露,在網絡瘋傳。超過13萬個用戶私密數據被公開售賣,這些數據包括用戶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銀行賬號、明文密碼和郵箱等最私密信息,許多已購票用戶遭遇“被退票”。

 《中國互聯網站發展狀況及其安全報告(2016)》顯示,中國網站安全仍面臨更加復雜嚴峻的安全態勢。網站作為互聯網主要入口,面臨著以癱瘓目標業務系統、竊取用戶有價值信息等為主要目的攻擊威脅。

 公安部公布稱,2015年全國電信詐騙發案59萬余起,涉案金額222億元,比2014年多一倍。今年上半年,全國電信網絡詐騙發案28.7萬起,造成損失80余億元。

 技術或被濫用?

 9月7日,中國最大互聯網安全360發布《2016中國電信詐騙形勢分析報告》顯示,今年8月,其手機衛士為全國用戶攔截各類騷擾電話34.3億次,其中詐騙電話4.45億次,占當月騷擾電話攔截總量13%,平均每天攔截詐騙電話約1435萬次。詐騙電話中,虛假金融理財詐騙占比最多,超四成。

 伴隨大數據技術和應用普及,由個體行為信息聚合成的海量數據資源的潛在意義被深度挖掘,呈現出商業和國家安全價值。與此同時,個體信息正在遭遇商業或其他利益團體前所未有的挑戰。

 2012年2月16日《紐約時報》報道,當地Target公司某分析項目可通過數據挖掘確定用戶是否懷孕。公司據此判斷出一位少女可能懷孕,將與懷孕相關的商品優惠券派送給她。少女父親得知后很生氣,公開譴責這種泄露公民個人隱私行為。這一做法也引發當地民眾抗議。

 2015年中國工信部電信研究院發布《大數據白皮書(2014)》,闡述大數據技術發展面臨的諸多瓶頸,個人信息保護、數據跨境流動等方面法律不健全,成為制約大數據產業健康發展重要掣肘。

 知名公益法律學者姜寶認為,大數據被分享過程中,技術和權力若沒有獲得法律有效約束,很可能被濫用,侵犯個體隱私。而現有法律對技術缺乏有效監控,對權力缺少完善監督,是造成個體隱私易被侵犯的重要原因。

 法律和倫理約束缺一不可

 從本周9月20日起,公安部和銀監會聯合制定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案件凍結資金返還若干規定》正式頒布實施。其明確規定電信詐騙資金凍結以溯源返還為原則,由公安機關區分3種不同情況返還,違反協助公安機關資金返還義務的單位和人員,將追究法律責任。

 除了健全法律之外,業內人士呼吁對企業倫理責任進行限制和監管。我國著名生命倫理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邱仁宗教授長期致力于研究大數據技術環境下個人隱私保護,提出大數據技術倫理治理9項原則,被視為大數據利益攸關者應承擔義務和信守的價值準則。其中特別強調以合乎法律、倫理和非歧視性為基本目的,利益沖突協調的底線為任何時候不能因追求專業人員或公司利益而傷害普通民眾(尤其是脆弱人群)的利益,以及尊重個人自主權和隱私、盡職研究、公正、透明、共濟和參與的原則。

 更多業內人士贊同對大數據技術下的個人信息保護問題采取多層次系統治理的思路,融合法律約束、商業機構或公共機構自律、科研從業者自我管理和政府監管等多重框架。在姜寶看來,實現系統治理,不僅要求法律完善和執行到位,而且需要監管得力與技術先行,同時個人自我保護和維權意識也必不可少。

責任編輯:姚泓澤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狠狠色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四虎久久无码一级|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成人|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狠狠色狠狠色很很综合很久久 | 色综合小说久久综合图片| 婷婷色中文字幕综合在线| 九色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亚洲人成依人成综合网| 区二区三区激情综合| 亚洲亚洲人成综合网络|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亚洲伊人中字综合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综合网| 色综合合久久天天给综看| 伊人yinren6综合网色狠狠| 中文自拍日本综合| 综合激情区视频一区视频二区 |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大杳蕉| 天天干天天色综合网| 色妞色综合久久夜夜| 伊人色综合久久88加勒| 国产在线视频色综合| 色偷偷狠狠色综合网| 国产精品综合AV一区二区国产馆| 色久悠悠婷婷综合在线亚洲| 狠狠色综合久久婷婷色天使|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亚洲| 色综合综合色综合色综合 | 亚洲综合久久1区2区3区|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爱AV| 日韩无码系列综合区| 久久91精品综合国产首页| 久久93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 激情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精品久久精品色综合| 亚洲伊人色欲综合网| 色综合久久最新中文字幕|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