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消息,據汽車新聞網報道,日本正在大力發展自動駕駛技術和車聯網技術,打算在2020年前借助這些技術建立世界領先的智能交通系統。2017年,日本政府將聯合汽車制造商在高速公路和人車流量較低的偏遠區域進行自動駕駛汽車測試,“開足馬力”推出智能交通系統。
日本政府計劃在2020年前實現該服務的商業化。2020年,日本東京將舉辦第32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因此這一年對日本來說非常重要,具有里程(參配、圖片、詢價)碑式的意義。它希望向世界展示自動駕駛汽車和綠色節能的動力傳動系統等新一代技術的實力。
此外,日本政府和汽車制造商希望于2025年前后在全國范圍內普及自動駕駛技術。日本希望通過自動駕駛汽車的推廣和普及大幅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爭取在2030年前實現交通事故發生次數近乎為零的目標。
除此之外,日本政府還希望通過推動新技術促進當地就業,保持該國汽車制造商的海外競爭力。事實上,政府、產業界和學術界之間的相互合作在日本非常普遍,這種關系用日語簡稱為“sangakukan”,意思是“產業-學術-政府聯盟”。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世耕弘成今年9月份和汽車制造商商討之后表示:“如果日本的汽車產業在新一代汽車技術方面落后于其他國家,那么,這將會影響我們的經濟根基。”世耕弘成說道:“為了推進新一代汽車技術的發展,我們會考慮為新一代汽車提供一些幫助,比如給購買新型汽車的車主發補貼或者為其提供財政援助等等。此外,我們希望能夠繼續和自動駕駛汽車開發商進行合作,并給他們提供支持。”
日本此舉是因為美國率先制定了自動駕駛汽車使用方面的相關指導方針。美國出臺的這套指導方針引發了日本國內的擔憂,他們認為美國這一舉措的目的在于追求無人駕駛領域的“一人獨食”,意圖為美國汽車產業增添新興技術上的優勢。
日本商業日報《日經周刊》認為:“如果美國在全球自動駕駛汽車安全標準的制定中占據了主導地位,那么其他國家可能會被迫按照美國的意圖來研發自動駕駛汽車。”相比之下,日本政府則希望根據聯合國世界車輛法規協調論壇的法規要求,建立自動駕駛的國際標準。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2016年發行的一份政策路線圖報告中寫道:“在引導世界接受自動駕駛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要制定出覆蓋各項細化標準和準則的國際化通用標準。”東京計劃在2020年夏季奧運會開幕前推出多套自動駕駛系統,包括卡車自動列隊行駛系統和自動代客泊車系統。
此外,日本旨在到2025年前實現全自動駕駛技術的商業化。據悉,搭載了無人駕駛技術的汽車可以自行操控,無需司機手動操控。
與此配套推出的將是一個智能交通網絡。由傳感器和通信站組成的系統網絡不僅能幫助汽車看到道路周圍的死角、避免交通堵塞,甚至還能發現隱藏的行人和自行車騎行者,從而更好地發出緊急信息提醒。
日本經濟產業省汽車科科長Futoshi Kono表示:“日本政府希望這些階段性措施能夠讓日本在2030年前建成全球最安全、最暢通的道路交通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