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常態下,“互聯網+”的應用儼然已成為建筑業提升經營品質、提高管理效率、服務社會民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近年來,以黨組書記、主任喬明佳為首的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以下簡稱“重慶市建委”)領導班子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突出重點、強化措施,積極推進各項工作有效落實,在加強信息化基礎工作建設、發展電子政務、應用信息技術和整合信息資源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為促進城鄉建設事業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奠定了基礎,也為重慶建筑業的轉型發展釋放了新動能。
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了《2016~2020年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業內不少人士將之視為“或將引導建筑業大變革”的重要文件,其進一步佐證了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的必要性與重要性。重慶市建委黨組成員、總經濟師余曉斌認為,建筑業必須充分利用科技手段,通過信息化與新型城鎮化的深度融合,進而對建筑全產業鏈進行改造創新和轉型升級,促進建筑業向“精益、智慧、綠色”的方向健康發展,努力實現技術、管理、體制和機制的新跨越,構筑標準化、平臺化、智慧化行業新生態。
完善體系標準 保障信息資源互通
標準化建設是當前建筑業信息化工作中最重要的基礎工作,它將直接影響到信息化在資源配置中的集成和優化兩大作用,沒有標準化,建筑業就不可能真正實現資源共享。余曉斌認為,信息化標準的滯后,是導致行業數據碎片化、信息孤島、網絡閉塞等頑疾的重要原因。因此,建筑業信息標準化工作需切實加強。
事實上,重慶市建筑業信息標準化工作也是最近幾年才逐步重視開展起來的,在領導的高度重視之下,重慶市的建筑業信息化建設工作提上日程,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信息化標準體系得以不斷完善。目前,不僅編制完成了《重慶市建設領域信息化標準體系》,累計清理、增補相關標準共115項,初步形成了層次清晰、結構合理、體系明確的信息化標準體系,填補了信息化標準空白,豐富了行業標準體系,還根據行業發展需求,相繼發布了《重慶市城鄉建設領域基礎數據標準》、《重慶市城鄉建設領域數據安全規范》等技術標準,為指導行業實現“網絡見面、系統見面、數據見面”等信息化互聯互通建設提供了規范、安全的技術標準。
整合數據資源 構筑服務“云”平臺
在網絡社會,信息是力量和財富的源泉。政府主管部門作為最大的信息收集者和擁有者,需要充分利用這些數據資源,建設電子政務等信息化平臺,實現政府信息的流通和共享,實現政府資源的合理配置。對于這一點,重慶市已經做好了提前布局。
信息資源數據庫逐步完善。結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重慶市政府關于信息資源數據庫建設的相關要求,重慶市建委已經初步建立起企業數據庫、人員數據庫、項目數據庫、地理空間數據庫和檔案數據庫等基礎數據庫,并形成了行政審批、政策法規、誠信評價以及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等多個專題數據庫,加強了城鄉建設行業信息采集、存儲、交換和處理的工作力度,進一步整合了數據資源,為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打下堅實基礎。數據交換管理平臺初步建成,實現了信息資源的“樹狀”管理,可提供實時監控、數據整理、接口管理等功能,為部門間的數據交換與共享提供了技術保障。
行業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目前,重慶市在信息化基礎建設、信息資源整合應用、行政辦公系統建設、行業管理信息化和公共服務門戶網站建設等方面實現了突破。五個智慧城市試點區縣積極推動城市公共信息平臺、智慧保障房管理、智慧建管、智慧城管、智慧商圈、智慧物流和云計算產業園等智慧城市重點項目建設,首家智慧城市體驗中心已面向市民開放。
行業企業信息化水平有所提高。部分大中型企業成立了信息化機構,建立健全了企業信息化管理制度。一級以上施工企業、甲級以上設計企業信息化建設已初具規模,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在企業管理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應用。部分企業還結合自身實際,逐步開展建筑信息模型(BIM)應用技術研究和試點。
余曉斌說,由于管理體制、機制的局限,部門之間信息化建設易出現條塊分割、信息共享不暢等壁壘。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的一大重任就是要通過“互聯網+”等先進技術手段,打破這些壁壘、整合行業數據資源,建設“智慧云”服務平臺,打造數據中心。這是重點,也是必須突破的一大難點。
著力智慧建設 實現信息化發展新跨越
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四庫一平臺”和重慶市政府“三庫四平臺”信息化建設要求,重慶市建委正在積極推進“1+5+N”行動計劃,打造重慶市城鄉建設“智慧云”服務平臺,建立“地理信息、從業人員、行業企業、工程項目、城建檔案”五個基礎數據庫,通過智慧政務、智慧工地等“N個智慧應用”,建立起以服務行業宏觀決策、行政管理和社會民生為宗旨的技術支撐平臺。余曉斌說,重慶市建委的政務管理、市場監管、審批服務在信息化新部署之下,已取得一定成果,目前已實現建筑市場監管和誠信一體化工作平臺全面運行;推行“網審改革”,精簡行政審批程序,實現了簡政放權。但他強調,在信息化的建設過程中,仍需要高度重視相關工作的穩步推進,并為此完善相關的體制機制,保障“智慧建設”的實現,促進信息化工作取得新的跨越。
主管部門高度重視。余曉斌強調,在重慶的智慧建設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點是重慶市建委領導班子的高度重視。通過有效的組織領導,重慶市建委促進部門轉變觀念、主動作為,強化組織建設,建立“1+N”工作機制,并積極開展示范試點,以點帶面,引導行業內各企事業單位廣泛參與,有序推進智慧建設各項工作。
推進社會開放合作。余曉斌說,智慧建設需要加強全社會的整體參與。重慶市建委非常支持和鼓勵互聯網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單位聯合城鄉建設領域企業,開展行業創新,形成“產、學、研、用”的合作機制,在城鄉建設領域逐步建立以政府為主導、以企業主體和社會廣泛參與、市場化運作的建設模式。
在“十三五”期間,要進一步發揮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等“互聯網+”創新技術在智慧建設中的配置作用,加快與城鄉建設深度融合,建立與行業發展相適應的智慧服務支撐體系,提高在城鄉建設領域的綜合應用能力,實現建設資源互聯互通、共建共享、綜合利用,形成數據共享、平臺歸集、市區(縣)協同、安全高效的智慧建設新格局。